您当前的位置 :多彩贵州网 > 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 > 理论武装
注重“三个优化” 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,聚焦人才现实需求,着力优化政策、优化平台、优化服务,为人才办好实事。
优化政策。强化顶层设计,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革,激发人才发展活力。一是强化政策引领。会同省人才办调研起草新的人才政策意见,拓展人才引进渠道、丰富人才培养模式、改进评价激励机制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。牵头编制《贵州省“十四五”人才发展规划》,紧扣我省32个重点产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,分层分类摸清底数,研究提出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人才发展目标和措施办法,推动各类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。二是建立引才协同机制。会同省人才办研究建立全省产业重点人才引进协同联动机制,健全“一事一议”引才机制、人才服务运行机制、人才服务专员机制,梳理集成全省重点人才政策,研究设计各地各领域重点人才“五年倍增行动”目标,多措并举推进引才工作。三是优化人才计划。实施“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,调研拟制《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》,着力在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,扩大人才受惠覆盖面,激励人才效用发挥上下功夫。
优化平台。围绕人才发展切身利益,创新打造人才引进、培育、服务载体,积极为人才在黔创新创业提供平台。一是升级打造人才引进平台。举办第九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,紧扣各类人才择业需求,广泛搜集全省重点领域、重点产业人才岗位,分类设置13个线上引才专区,同时贯通与数博会、生态文明论坛、东盟教育周等大型交流活动联动引才通道,组织2300余家单位携3.4万个人才需求上线引才,人才投递简历23.22万余人次。二是建强高层次人才培育载体。抢抓新一轮“海归潮”机遇,牵头协调省委统战部、省侨联等单位建立协调议事工作机制,合力指导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做好引才工作,截至目前,该园累计吸引海外人才落地发展291人,留学人员创办企业140余家。指导全省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才进站,落实政策待遇,启动科研课题,全省共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、工作站45个,今年拨付在站博士后生活资助经费640万元。三是推进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平台。指导推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,截至目前,全省4家省级产业园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98家,服务民营企业1.3万家次,服务各类求职人才443万人次。成功申建“中国贵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”,成为“十四五”时期人社部批复成立的首批国家级产业园,进一步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,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有效促进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良性有序流动。
优化服务。注重从氛围营造、平台建设、政策落实发力,努力打造“服务效率最高、服务体验最好、人才获得感最强”的人才发展环境。一是举办首个全省“人才日”活动。会同省人才办研究拟制“人才日”方案,在全省范围推送书记、省长《致全省人才的一封信》,指导各级集中开展各类人才交流论坛、人才慰问奖励、人才事迹宣传等活动,大力营造服务人才、尊重人才、礼敬人才的发展良好生态。二是建成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。建成省级“人才之家”,开通“贵州省96567人才服务热线”,完善人才服务受理、承办、反馈、督办等管理工作流程,开展人才政策咨询、人才优惠政策办理、人才诉求意见征询反馈等服务事项,指导各市(州)同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、精准高效、闭环落实的人才热线服务体系,及时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问题。截至目前,全省热线平台共接听来电4501个,受理问题1151个,办结率100%。三是落细落实“优才卡”制度。集中力量采取网上办理、上门办理、专员代办等方式,及时高效地为高层次人才制作和更换“优才卡”223余张、“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”7000余张。为人才办好医疗待遇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安置、安居保障、旅游出行、金融服务等“9+1”优惠事项,跟进回访人才体验,人才归属感、体验感和荣誉感不断攀升。(审核人:花维竺)